网站首页 走进妇联 信息快递 家庭家教家风 巾帼志愿服务 慧创她时代 妇女维权 风采女性 领导讲话 关爱妇儿 交流平台
欢迎您访问海门女性网,今天是:
在全市“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添加日期:2010-5-24 15:27:31 作者:Admin 点击数:18164

  

201051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 “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目的是为全市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创建较好的社会环境,让全市儿童体会到家的温馨、社会的关爱。刚才,大家参观了正余镇邢柏村“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的展板,观看了活动现场,听取了沙卫华同志的经验介绍,相信对今后的“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工作一定有所启发。

“儿童快乐家园”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据统计,目前我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达250余万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业缺教、生活缺助、亲情缺失、心理缺衡、安全缺保等问题,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服务对象、统一工作品牌、统一活动标识”的原则,按照“双轨并进,网点覆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试点单位先行,逐步推开”的总体思路,省妇联于2009922日启动了“儿童快乐家园”项目试点工作。我市正余镇邢柏村作为南通市唯一的试点单位,前期对如何建设“儿童快乐家园”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将在全市铺开,要求每镇均建立一个“儿童快乐家园”,普惠本地留守流动儿童。

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现状:目前,我市中小学有8万余人,其中留守儿童约8000多人,占全市少年儿童总数的13%。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充分发挥联系家庭、联系妇女儿童的组织和工作优势,不断协调力量,整合资源,狠抓落实,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我市先后通过建立“道德银行”、成立研究中心、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立校外辅导站及“空中家教”服务站等五个机构,指导、监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通过成立“家庭教育日”开展 “自强不息好少年”评比、“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百名孝亲敬老好儿童”评比、与文化局等部门联合排演《天下父母》、《讲故事》等家庭教育专题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通过构建监护网等形式,为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儿童快乐家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建立“儿童快乐家园”是保障儿童权益,促进贫困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需要。贫困特殊儿童群体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在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部分流动儿童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在接受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多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一特殊群体的全面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我市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一个不和谐因素。妥善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其次,建立“儿童快乐家园”是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发展是第一要务。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离不开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广泛参与。农民工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劳动大军,只有解决农民工生存发展中的民生需求及问题,才能调动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儿童快乐家园”的建立,将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解除广大农民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积极的作为投入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

再次,建立“儿童快乐家园”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儿童快乐家园”,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可以收到“关爱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帮助一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显著效果。

二要准确把握“儿童快乐家园”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第一,在实施理念上凸显“服务、品牌”意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家庭、服务儿童是妇联工作的落脚点。开展“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建设工作,就是本着“服务儿童、普惠儿童”的原则,为广大城乡困难群体中的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实实在在服务的举措。各镇“儿童快乐家园”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手段、健全服务机制、突出服务特色、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努力使恩泽后代、造福家庭,让“儿童快乐家园”真正成为儿童的快乐之家、成长之家,呈现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要进一步摸清实情,对本地的留守流动儿童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形成彩色档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要利用妇女广播学校、宣传栏等载体加强宣传,加大关爱力度,要利用“社会妈妈”、“爱心助孤”等有影响、有份量的妇联工作品牌,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采取以“自主创建”、“社会捐建”、“部门共建”等为主要形式,建设好彰显本地特色的“儿童快乐家园”,更好地打造妇联工作品牌,提高我们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第二,在运作模式上体现“整合、创新”特点。建立“儿童快乐家园”这一有形阵地,是为广大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多元帮助的有效载体,需要各镇妇联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工作优势和联络优势,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好系统整合的文章。一要做好阵地的整合,可利用现有的校外辅导站、农家大院、社区家长学校等有形阵地,根据“儿童快乐家园”的要求和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符合儿童需求的快乐家园。二要做好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的整合,把现有的“五老”队伍、大学生村官及热心于儿童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管理“儿童快乐家园”的主要成员。三要做好合作部门的整合,本着“就近就便,重实际、求实效”的原则,与宣传、关工委等部门合作,力求项目实施有新突破。各镇妇联组织要善于做好汇报工作,力争将“儿童快乐家园”建立纳入各镇政府所办的实事项目,争取最大限度的资金及实物的投入。

第三,在工作要求上明确“高效、长效”目标。我市“儿童快乐家园”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总体思路,计划分三步走:20099月,试点单位开展工作,这一步我市已基本完成;2010年,各镇均建立1个“儿童快乐家园”;到2011年,向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全面推开。这次会议后,各镇妇联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向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在充分调查、准确摸清实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进度安排,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市妇联在6月初组织第一批检查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

同志们,开展“儿童快乐家园”项目推进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创新性的工作,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务求实效,为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向上
CopyRight © 南通市海门区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行政中心 邮编:226100 联系电话:0513-82212046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